《生年不满百》原文、翻译及欣赏

2023-10-06 19:13

《生年不满百》原文、翻译及欣赏

  诗歌作者

  匿名(中文)


  原文

  如果你还不到一百岁,你常常会担心自己已​​经一千岁了。

  昼短夜长,何不点着烛光出门呢!

  尽情享受的时间到了,你还等什么?

  愚人珍惜金钱,却是为了子孙后代。

  乔仙子,难等了。

  《生年不满百》是汉代文人五言诗。它是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一。这首诗感叹生命的短暂,劝人们了解世界,享受时光,不必日夜为那些无用的事情而烦恼。也讽刺了那些贪图财富、不懂得理解人生的人的无知。也说明人生没有出路。的痛苦.诗的前四句表达了生命的短暂,主张人们应该及时享乐;后六句进一步探讨了人生三观:及时行乐、不浪费金钱、不拜神。全诗思路清晰,层层推进;对比鲜明,意义深刻;典故恰当,寓意深刻。 《生年不满百》全诗充满了对人间追求幸福的怀念,甚至痛斥了仰慕神灵的虚荣(乔王子)。


  翻译:

  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,却往往承载着亿万年的悲伤。

  及时行乐却抱怨昼短夜长,那何不在晚上点着蜡烛玩呢?

  时间过得真快,我们要赶紧玩得开心。如果没有时间,我们怎么能等到明年呢?

  愚蠢的人会吝啬自己的钱并省钱。他们会空手而死,并被后人嘲笑。

  很难指望这样的事情能够实现,像王子乔一样驾鹤升天。


  欣赏:

这首诗

  与两首诗《东城高且长》《驱车上东门》的含义大致相同。这首诗强调了及时行乐的思想。

  对生命价值的怀疑,似乎常常是因为生活的压抑。当沮丧地看待生活时,很多传统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眼神中崩溃。这首诗用轻松豁达的语言,给世上两种追求者泼了一桶冷水。

  首先是对那些吝啬、“吝啬”收钱的人的嘲讽。几乎占据了全诗的主要篇幅。这种人就如《诗经·唐风·山有枢》诗讽刺的那样:“子有衣裳,却不能牵动;有车马,却不能驾驭。自己死了,别人却在。”快乐”——关心就好 如果你努力工作积累了财富,你就不知道如何及时享受它。他们担心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。在诗人看来,这简直是愚蠢又可笑:“不到百岁,总愁一千岁”——就算能活一百岁,也只能愁自己的一生。子孙后代一百年。这是连小孩子都明白的常识;更何况你可能活不了一百岁,但担心一千年是愚蠢的!开篇就以“百年”与“千年”的荒诞联系,揭示了那些过着吝啬、“挥霍”生活的人的可笑态度。真是太美妙了。接下来的两句更令人惊讶:“昼短夜长,何不在烛光下游泳!” “闲逛”就是享受乐趣。一生的日子都沉浸在无拘无束的享乐中,已经够煽情了,但诗人仍为日子的“短”而“苦”,竟劝人把晚上的睡觉时间都花在享乐上。 。 ,可惜他能弄清楚!你不怕对黑夜失去兴趣吗?诗人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好计划:拿着蜡烛去游泳吧! ——以如此赤裸裸、无耻的方式表达无拘无束的享乐思想,恐怕不仅在汉代诗坛,而且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,都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声音。至于那些孜孜不倦地追求藏在窑里的金银的守财奴,听了这话,岂不是更加目瞪口呆?这就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“奇情异思,气势磅礴”的开篇四句(方东树《昭昧詹言》)。他们是对立的,明确反对终身忧虑、无拘无束享乐的生活态度。

  诗人似乎预料到,鼓吹这种荒淫的思想必然会受到世人的批评。并不是他们不想享受,而是他们常常抱着“苦尽甘来,幸福来了”的理念,把生活中有限的享受推迟到遥远的未来。诗人断然拒绝这种哲学:如果你想玩得开心,你就必须“及时”。怎么总是等到明年呢?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到明年呢?诗里没有说。它的泛音让《古诗十九首》的另一首歌点亮了:“生命突然像一份礼物,生命并不坚实。” ——我知道你的“窈窕”不会有什么缺点,突然就变成了“睡在阴间”。一千年不死的“死人”(《驱车上东门》)?到时候再想享乐还来得及吗?这就是诗人“适时”享乐的旷达话语背后所蕴含的许多痛苦的人生经历。由此看来,对于那些“花钱少”的人来说,整天无所事事,只想为子孙攒点钱,就显得特别愚蠢了。由于生前的“挥霍”,他们只养育了一群游手好闲的子孙。当这些不择手段的子孙挥霍金钱的时候,他们会感恩祖先的美德吗?也许他们会暗自嘲笑自己的祖先,他们就不会享受幸福了! “愚人珍惜自己的金钱,却会为了子孙后代而嘲笑它。”言语中的讽刺和尖锐,确实有给愚人“惊醒醉梦”的力量。

  全诗至此,始终是写给那些“花钱少”的人。直到最后,故事突然“倒带”,指向了世间的另一种追求:仰慕神仙。对于神的嫉妒,从秦始皇到汉武帝,每个人都做过很多愚蠢的事情。即便是汉朝百姓,又怎能谈论乔王子被神秘道士接至嵩山,最终仙鹤成仙的传说呢?汉乐府中还留下了“乔王子,与白鹿同飞,腾云驾雾。乔王子下来”的热切呼唤。但这种望神期待最终在萧条的汉末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(见《驱车上东门》:“以食求神,多为药致,不如饮美酒,以一个傻瓜”) 。因此,对于那些还梦想着这种“成仙”梦想的人来说,诗人无需多言。他只是用嘲讽那些“少花钱”的人所剩无几的力量,一击阻止他们:“仙王子”乔,难伺候了!”这个结论似乎逃出了全诗的主旨,突然间分支到“仙”,但诗人的初衷其实是为了“唤醒”那些“少花钱”的人。轻轻一击,即使仰慕仙人的人颈项发冷,也对应了“花少”的意思。上一篇《请及时行动》:结局依然心胸宽广、巧妙。

  这样一首用狂野的语言表达“及时行乐”的异想天开的诗,似乎能够“唤醒”很多人的人生梦想;一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视为汉代“人性觉醒”的标志。但仔细想想,那些“常怀千载愁”“花钱”的人肯定是愚蠢的;但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及时满足自己的放纵和享受,则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,事实上,这种态度多半是对动荡的社会和人们压抑的生活的无力抗议。汉末,对于没有出路的下层百姓来说,这只不过是他们从许多梦(如“功成名就”、“名利双收”等)中醒来后的又一个梦——怎么可能?他们真的过着“被征服”的生活吗?“何不烛光前行”的享乐主义生活?因此,与其说这类诗表达了“人性的觉醒”,不如说它表达了痛苦心胸宽广,思想狂野,人生没有出路。这一点看建安时期就可以理解,当时的文人是有前途的。这种及时行乐的感叹很快就被同情人民疾苦、及时取得成果的慷慨之声所取代。